上海市热处理行业协会
  最新消息:
请输入关键字>>
联系方式在线留言
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协会理事会 协会理事负责人协会监事会行业标准 行业自律
公告通知 参考资料工作动态重要会议 专题新闻 发展规划行业信息
最新消息 行业新闻 图片新闻行业动态产品资讯 技术交流 企业文化
会员名录 品牌产品 市场供求技术工艺
法律法规 行业政策 产业规划 相关规定有关标准
产品服务技术服务 商务服务 市场观察 客户服务
市场供求合作动态 品牌服务 合作交流技术前沿
新闻动态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最新消息

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“十三五”规划正式发布

来源:中国经济周刊(北京) 2016-10-14


   中国经济周刊-经济网讯 (记者 宋杰)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今天(8月31日)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,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介绍了《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“十三五”规划》主要内容。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徐子瑛出席发布会。
    制造业成为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及“四个中心”的重要支撑。《规划》明确,上海要组织筹划各类产业要素资源,聚焦重点产业领域,推进重大项目任务,建设集群集聚载体,力争实现“十三五”末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25%左右目标。
    上海进入工业化后期,必须把握人工智能、量子通信、虚拟现实、精准医疗等新兴技术,及产业组织、分工体系等发展新趋势,坚持走创新引领、集约高效之路;弘扬工匠精神、企业家精神,促进全产业链融合,形成上海制造业发展新格局。
    关于发展思路:《规划》提出,要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发展理念,落实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战略;以创新驱动、提质增效为主线,坚持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和服务化,大力发展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“四新经济”,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、先进制造业支撑、生产性服务业协同的新型工业体系。
    关于主要目标:到2020年,制造业保持合理比重和规模,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,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持续深化;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基本形成,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,制造业对资源环境友好程度不断提升;综合竞争力迈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,实现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、上海速度向上海质量、上海产品向上海品牌的转变。
    围绕上述目标,《规划》从质量效益、创新能力和绿色发展三方面,提出15项具体指标。如到2020年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0%左右;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在“十二五”基础上增长约30%;企业信息化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0.5%;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%左右;工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值(已供应工业用地)达到75亿元/平方公里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聚焦重点领域 形成产业发展新体系
 
     全面贯彻“中国制造2025”战略,提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,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;聚焦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,大力发展“四新经济”,创新产业组织形式,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。
   《规划》聚焦国家战略和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,积极对接产业前沿发展领域,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装备、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、高端能源装备、节能环保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。一是聚焦集成电路、下一代网络、高端软件与信息服务、增材制造装备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、新材料等领域,培育新的增长点。二是积极承担国家战略,大力发展航空航天、海洋工程装备、核电装备等战略重点,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与竞争。三是加强科技前瞻性布局与产业化联动,积极培育量子通信、工业互联网、先进传感器与物联网等新兴领域,实施一批产业创新专项,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。
    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力度,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,形成发展新优势。如汽车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自主品牌新车型,突破驱动电机、汽车电子、智能控制等“三电”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;钢铁产业提升优化精品钢材,化工产业发展高端精细化工,船舶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船舶产业基地;都市产业加快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,努力建设国际时尚之都和设计之都。
   注重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,以重大项目为引领,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,推进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等百亿级项目,新能源汽车、航空发动机、船舶海工等十亿元以上项目,以及一批亿元项目开工建设。通过重点项目实施,预计到2020年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汽车产业各增产值1000亿左右,智能制造装备、新材料、航空航天、节能环保、都市、化工产业各增产值500亿左右,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、高端能源装备和船舶产业各增产值400亿左右,为完成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25%左右的目标提供支撑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 集群集聚发展   完善产业空间新布局
 
    按照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,上海制造业坚持集约集聚、集群发展,根据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等因素,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。郊区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,中心城区优先发展高附加值都市型工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,形成“创新引领、带状分布、集群集聚”的产业空间布局。
    注重创新引领。充分发挥张江、紫竹、杨浦、嘉定、漕河泾、临港等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作用,集聚创新要素,加快成果转化,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,逐步成为原创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策源地之一,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。
    注重带状分布。推动浦东、奉贤、金山、宝山、崇明(长兴岛)等沿江临海地区,集聚资源优势,提升产业能级,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带。推动嘉定、青浦、松江、闵行等区县,依托产业基础,发挥对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,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带。
注重集群集聚。推动临港、化工区、长兴岛、祝桥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;促进产业联动发展,打造一批参与全球产业竞争、体现上海制造业能级水平的高端特色产业集群。提升嘉定汽车、宝山钢铁、金山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基地;推动桃浦、南大、吴淞、高桥、吴泾等地区整体转型及结构调整;鼓励各区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。此外,在关注制造业本地发展的同时,贯彻落实“一带一路”、“长江经济带”等国家战略,鼓励企业“走出去”,促进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,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0个重点任务   10大工程
 
   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整体能级提升,提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等10个重点任务和10大工程。比如:
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。《中国制造2025》提出了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,并发布了相关的实施指南。上海对接国家要求,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以智能制造、集成电路等为重点,促进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联合开展产业创新研究;建设5-10家具有辐射力和影响力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,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影响、带动性强的关键技术,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。
   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。落实国家《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,推广建设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,重点培育离散型、流程型等智能制造新模式;积极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,开展工业云、工业大数据等试点。建设形成100家标志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,争创2-3家国家级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,力争成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。
   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。对接国家部署,重点突破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零部件、先进基础工艺、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,通过3-5年健身强体,为后10年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打好基础。研究制定上海推进工业强基行动方案和指导目录,聚焦重点领域,组织实施工业强基项目,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,推动整机企业和“四基”企业协同发展。
    实施存量资源要素盘活工程。锁定区块、锁定项目、锁定时间、锁定责任主体,综合运用法律、标准、市场及政策扶持等手段,推进产业结构调整。坚持调整淘汰与转型发展并举,建立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平台,促进腾出土地集中收储、腾出厂房分类盘活,形成“新增”与“压减”同步推进的机制。完成50个重点区域调整转型,预计腾出土地6万亩,减少能源消费量200万吨标煤。同时,聚焦精准施策,提出了产业体制机制改革、工业用地统筹、加大财税支持、推进产融结合、构建人才体系、实施开放发展战略、健全规划实施制度等七项保障措施。

Copyright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©上海市热处理行业协会 TEL:86-21-56315636 FAX:86-21-56300050 秘书长信箱:lijinxinvip@126.com丨沪ICP备10013701号-1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227号技术支持:联海科技